前不久,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杭州卫生学校合并,考虑到毕业生主要面向社区和乡镇卫生院,该校决定开设适合他们迫切需要的全科医学专业。但有关部门却以“全日制高校都不开这个专业”为由给否决了。
“大医院忙于应付各种常见普通疾病,小医院却少有病人,造成这一医疗资源严重浪费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全科医生。”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傅权章对记者说。
据傅权章介绍,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从事全科医疗服务的医生被称之为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能为社区内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一系列服务,这一职业要求医生懂各科医学知识,能够应付各种普通疾病。因此,全科医生比一般医生要求要高。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都是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方可担任。
我国从80年代后期引进了全科医学这一学科。全科医生的出现导致了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即全科医生制。它意味着城市医疗保健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所有人和人的健康为中心。
实行全科医生制有何好处?傅权章认为,一是可以改变医患关系,全科医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起固定持久的服务关系,为这些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上门服务,原先冷漠的医患关系变成朋友式的关系。二是可改善目前卫生资源浪费、乱用药、乱检查的现象,避免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诊。据了解,病人90%的疾病都属于普通疾病,全科医生均能处理;处理不了的疾病,可转到大的专科医院治疗。如果90%的病人都能到社区医院就诊,大医院就可以从大量的普通疾病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来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和危重病人。三是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后,各级医院的活力大大增强,效益大大提高。
傅权章说,浙江省千人医生数和千人病床数位居全国前列,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发达。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力量仍严重不足。杭州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左右。他去过一个卫生院,院长是原大队党支部书记、赤脚医生。某卫生院买了X光机,放了4年没能用,直到该院分配来一位中专生才用起来。某市连续4年没分配到一个医学本科生,不得不于1997年花钱从邻省引进100多个本科生。社区医院连普通医学专业人员也没有,又遑论全科医生。
目前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把医院分成3类,第一类是大全科、小专科,像浙江省最大的几家医院都属此类;第二类是大专科、小全科,这类医院除肿瘤、烧伤等特色医院外,生存困难;第三类是区级以下卫生院。三级卫生网中第三级最难,布点难,医学毕业生下基层难,要求全科医生更难。
因此,傅权章认为,社区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考虑先培养大专毕业的全科医生以应付目前所需。
基于这一考虑,傅权章进而提出,可以把部分医学专科学校改成社区医学院,或在医学专科学校中设置全科医学专业,专门针对社区和乡镇培养全科医生。社区学院或专业的学生可采用定向培养的方法,面向农村、社区招收学生,分数可适当降低,培养目标明确,此法可解决毕业生下不去的问题。
现实呼唤全科医生,群众需要全科医生,傅权章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设置全科医学专业,尽快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满足现实和群众的需求。